学院新闻
“预”见春天——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及安全防护指南
发布日期: 2025-03-18      编辑: 张文琦

春风和煦,万物复苏。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伴随出行活动的增多,安全隐患也需警惕‌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提高安全和个人防护意识,特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防护指南。

一、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

1.流行性感冒。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。潜伏期1-3日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干咳、全身肌肉、关节酸痛不适等,发热一般持续3-4天,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。

2.手足口病。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,也可经过接触病人皮肤、黏膜疱疹液而感染。主要症状以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。多数患者一周左右自愈,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损害。

3.麻疹。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四季均可发病,以冬春季为多见,人群普遍易感,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。传播麻疹主要经由呼吸道飞沫传播,患者可通过打喷嚏、咳嗽等方式将病毒播散到空气中,易感者吸入病毒后可感染;发热4天左右出现皮疹,首先于耳后出现,自上而下至胸、腹、背及四肢,2-3天遍及全身,出疹时全身症状加重。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,儿童和成人都建议接种。

4.水痘。水痘是由水痘、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冬春两季高发,其传染力强,自发病前1-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,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,易感者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5%以上。前期可有畏寒发热、头痛,数小时或1天后出现皮疹,皮疹顺序一般为躯干、头面部、四肢。

5.流行性腮腺炎。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较强的传染性,75%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,疼痛明显,有发热、怕冷、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。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。

6.诺如病毒感染。诺如病毒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12-72小时,主要症状包括腹泻(水样便)、呕吐(儿童以呕吐为主),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,传播途径为被病毒污染的水、食物、呕吐物、腹泻物形成的气溶胶等。

二、安全防护指南

1.交通安全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不在公路上跑闹玩耍,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,不得随意横穿、逆行,不乘坐无牌、无证车辆。驾驶摩托车(含燃油摩托车、电动摩托车、电动轻便摩托车)必须年满18 周岁,且必须取得相应的摩托车驾驶证和行驶证。

2.消防安全。宿舍拒绝使用明火和大功率电器,人走电断,灭火器位置要记牢,注意教学楼、宿舍区域的疏散通道位置和逃生路线,掌握正确逃生方法。

3.食品安全。注意饮食卫生,不吃过度生冷、腐烂变味、过期的食品,防止食物中毒,合理规律膳食,切勿贪凉和暴饮暴食。

4.心理安全。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,也是容易情绪波动的季节。要进行适量运动,善于调节不良情绪。当遇到自己难以处理的问题时,要积极求助,形成情绪消解的良性循环。

5.网络安全。防范电信和网络诈骗,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;不透露自己和家人的个人信息、家庭住址等;不转账、汇款给陌生人,也不能向陌生人透露家长的银行账号。

6.增强法规意识。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定,遵守校规校纪,做一名合格的好学生、好公民。

7.顶岗实习安全。顶岗实习阶段学生,要遵守实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增强安全意识,注意个人安全,不得擅自离岗,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。

同学们,预防是最深沉的智慧,安全是最温暖的守护。愿每位同学都能在守护健康中锤炼品格,在践行安全中收获成长,以蓬勃的生命力书写精彩人生。




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 ( 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 ) 

电话:022-88241604 / 88711528

24小时值班电话:022-28779160

传真:022-88241604

邮箱:Hello@teitc.cn

地址: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雅深路6号

Copyright © 2023    津ICP备2022007326号-1    网站支持:党委办公室(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)